詩者,志之所之也。早在上古時期,我們的先民就會用詩表達情感。相傳,自週公制禮作樂起,週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史官,並由樂師譜曲,演唱給週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是所謂采風天下,觀民風,知得失,可淳風化俗,安定家國。其中没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品,占據詩經的多數部分,而貴族文人的作品則構成了詩經的另一部分。
詩三百是週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其體式上分為風、雅、頌,手法上分為賦、比、興。
詩在當時的編集主要是為了應用於:其一,作為學樂、誦詩的教本;其二,作為宴享、祭祀時的儀禮歌辭;其三,在外交場合或言談應對時作為稱引的工具,以此表情達意;其四,朝廷統治者利用它來宣揚和實行修身養性、治國經邦。完整聽過《左傳》的朋友應該有發現當時人們對於詩經的這些應用。
由於字數限制,具體介紹請收聽本專輯的第一個音頻,感謝您的喜愛與分享,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何為思無邪?“思”乃心中所想、心中所願,秉心端正、志意無邪, 若敢示人便是“思無邪”。讓我們一起識讀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相傳,自週公制禮作樂起,週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史官,並由樂師譜曲,演唱給週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是所謂采風天下,觀民風,知得失,可淳風化俗,安定家國。
“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風雅頌的《風》有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經過潤色后的民間歌謠被稱為“十五國風”,分别是:週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風19篇、鄘(yōng)風10篇、衛風10篇、王風10篇、鄭風21篇、齊風11篇、魏風7篇、唐風12篇、秦風10篇、陳風10篇、檜風4篇(檜即“鄶”kuài)、曹風4篇、豳(bīn)風7篇。總共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週南中的《關雎》《桃夭》,魏風中的《伐檀》《碩鼠》,秦風中的《蒹葭》《無衣》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注釋】 關關:雄雌水鳥相互應和的鳴叫聲。 雎鳩〔jūjiū〕:亦稱王鴡jū,即魚鷹。 河之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yǎo tiǎo〕:嫻靜美好的樣子。分開細解的話,窈,喻女子心靈美;窕,喻女子儀表美。 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原指守閨的女子在儀容配搭、言行談吐、行為習慣、家庭教養以及文化領悟能力等方面表現出一種符合中華倫理的女性魅力,著意突出女人純真與善良的修為。 好逑〔qiú〕:好配偶、好伴侶。 參差〔cēn cī〕:不齊。 荇〔xìng〕菜:又名莕菜,多年生水生草本,圓葉細莖jīng,葉可食用。 左右流之:流,義同“求”,此指順水勢摘采。 寤寐〔wù mèi〕:日夜。寤,醒時。寐,睡時。 思服:思念向往。服,思之也。 悠哉悠哉:悠,本義為憂思。 琴瑟友之:友,親近,結交。 左右芼之:芼〔mào〕,以手指或指尖采摘。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注釋】 葛〔gé〕: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 覃〔tán〕:蔓延,延伸。 施〔yì〕:蔓延。 中谷:山谷中。 維:發語助詞,無實義。 萋萋qī:草木生長茂盛的樣子。 黃鳥:一說為黃鸝或黃鶯,一說為黃雀。 於:語氣助詞,無實義。 集:群鳥棲止於樹上。 喈喈〔jiē〕:禽鳥鳴聲。 莫莫:茂盛貌。 刈〔yì〕:割草或谷類。 濩〔huò〕:煮。 絺〔chī〕:細葛布。 綌〔xì〕:粗葛布。 服:穿。 斁〔yì〕:厭倦,厭棄。 言:一說第一人稱,一說作語助詞。 師氏:女師,指古代撫育女子並教授其女德者。 歸:本指出嫁,此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 薄:語氣助詞,無實義。 汙:洗去汙垢。 私:貼身內衣。 浣〔huàn〕:洗。 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 害〔hé〕:通“曷”,何。 歸寧:回家省親,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週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雲何籲矣。 【注釋】 采采:采了又采。 卷耳:又名蒼耳,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可入藥。 頃〔qīng〕筐:通“傾”,斜口的竹筐。 嗟:歎息。 懷人:心中懷想之人。 寘〔zhì〕彼:寘,放置。 週行〔háng〕:週朝官員的行列,泛指朝廷官員的行列,一說指大道。 陟:升,登。 崔嵬〔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險要的高山。 虺隤〔huītuí〕:疲累得患了病的樣子。 姑:姑且。酌:斟酒。 金罍〔léi〕:用以盛酒或水的青銅制容器,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 維:句首發語詞,無實義。 永懷:長久思念。 玄黃:謂馬因疲病而顯出黑黃相間的毛色。 兕觥〔sì gōng〕:盛行於商代和西週前期的酒器,腹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pàn,蓋一般成帶角獸頭形。 永傷:長久憂思、哀傷。 砠〔jū〕:上面有石的土山,一說上面有土的石山,指山中有石阻礙之處。 瘏〔tú〕:指馬因疲勞致病,無法前行。 痡〔pū〕:指人因疲勞致病,無法走路。 雲何:奈何。雲,語...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釋】 樛〔jiū〕木:枝向下彎曲的樹。 葛藟〔lěi〕:葡萄科植物,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果實可入藥。 纍〔léi〕:纏繞、攀援。 只:語氣助詞,無實義。 福履:福祿。 綏〔suí〕:使安和、安寧。 荒:蔓延,覆蓋。 將:扶助,支持。 縈〔yíng〕:回旋纏繞。 成:完成,成就。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注釋】 螽〔zhōng〕斯:俗稱蟈蟈,身綠色或灰褐色,善跳躍,雄螽斯顫動翅膀能發聲。 羽:振翅。 詵詵〔shēn shēn〕:眾多的樣子。 宜:當然。 振振〔zhēn〕:眾多的樣子,盛貌。一說信實仁厚的樣子。 薨薨〔hōng〕:象聲詞,眾蟲齊飛聲。 繩繩〔mǐn〕:眾多、綿綿不絕的樣子。 揖揖〔jí〕:群聚,眾多的樣子。 蟄蟄〔zhé zhé〕:和集,眾多的樣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注釋】 夭夭:絢麗美盛的樣子。 灼灼:耀眼,光亮。 華:同“花”。 之子:這個人,指這位女子。 於歸:出嫁。 宜:和順,和睦,一謂男女適齡婚嫁。 室家:夫婦。古代女有家,男有室。 蕡〔fén〕:果實多而大。 家室:猶“室家”,指家庭、家眷。 蓁蓁〔zhēn zhēn〕:草木茂盛的樣子。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釋】 肅肅〔suōsuō〕:形容網目細密。 罝〔jū〕:捕兔的網,亦泛指捕鳥獸魚蝦之網。 椓〔zhuó〕:敲,錘。 丁丁〔zhēnɡzhēnɡ〕:象聲詞,此指布網打樁之聲。 赳赳:威武雄健貌。 武夫:武士、勇士。 公侯:週封列國公、侯、伯、子、男諸爵位之尊貴者,泛指統治者。 干城:干,盾牌。城,城牆。比喻捍衛者。 中逵:九通路口,謂道路交錯之處。逵,四通八達的道路。 仇〔qiú〕:通“逑”,同伴,搭檔。 中林:林野。 腹心:肚腹與心臟,比喻最為親信的左右臣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釋】 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 yǐ〕:即車前草。 薄言:薄,急急忙忙、將欲。言,讀為焉或然。 有:取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順著莖葉輕輕摘取。 袺〔jié〕:用衣襟jīn兜著。 襭〔xié〕:把衣襟插在腰帶上兜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