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學炒股
5min2022 JUL 7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試盤也是主力的一種手法,就如字面意思一樣,試盤就是測試盤面的意思,主力通過這種手段去了解買賣方的意圖、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主力操盤一只股票,其背后的邏輯都是心理戰,在這場戰役中資金可以理解為彈藥,彈藥充足勝率就高,而戰術則體現在心理層面....一只股票不僅有主力一個玩家,除了大量的散戶之外還有其他主力在里面,要想花最少的成本達到最終的目的,那就需要揣測對手的想法,而“試盤”就是一種手段、一種揣測對手意圖的手段。舉一個有趣的例子:你面前有條河、你想遊過去,但聽說河里有食人魚,你為了證實這一點朝河里扔了一塊肉,你這種行為就是在“試盤”,肉還在說明没有食人魚,肉不在說明的確有食人魚存在。主力試盤主要是為了測試兩種力量;一種是拋壓盤的力量,一種是承接盤的力量,為了方便講解接下來就用拋壓盤舉例說明:大家還記得之前講過的洗盤流程嗎?主力為了拉升股價,會通過洗盤的方式逼迫低成本持有股票的人賣出股票,只要這些人賣掉了手中的股票,主力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拉升股價。但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主力怎麼知道賣出股票的人都是低成本持倉的人呢?假如主力在5元附近開始洗盤,其目的是為了讓1元持倉的人賣出股票,但結果都是4元持倉的人賣掉了股票,這就意味著真正低成本持倉的人並没有選擇大量賣出、或者說賣出的數量没有主力預想的多,那麼剩下的人在面對股價拉升時一定會產生強烈的賣出意願,到時候主力拉升股價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主力拉升股價就需要花錢買股票,而這個過程中如果賣股票的人太多,就會對主力形成拋壓,所以在拉升股價前主力一定要確保拋壓盤的數量足以承受。主力洗盤過程中如果低位持股的人大量賣掉了股票,那麼后期的拋壓盤數量就會減少。相反、如果洗盤時低位持倉的人賣出的數量很少,那麼剩下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今后的拋壓盤。但是問題來了;股市中的買賣並不是實名制,主力洗盤的目的是為了清理掉低位持倉的人,但最終的結果其實連主力自己也不知道,這時候主力就需要試盤來驗證其洗盤的結果,比如在股票集合競價時大幅拉高股價,如果股價能順利拉高、說明賣盤較少,說明拋壓盤較少。連續幾天嘗試這種操作,就能大致得出拋盤較少的結論,說明主力前期的洗盤較為成功,也說明大量低位持倉的人在洗盤時賣掉了股票。相反,主力集合競價時大幅拉升股價,但發現總有大量賣盤出現使股價回落,嘗試多日后都是同樣的結局,這說明拋壓盤的數量比較多,前期洗盤没有洗干淨、也就是低位持倉的人没能大量洗出局。主力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拉升股價,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無功而返,要麼價格拉升不到理想的高度,要麼同等高度下需要花費更多的資金成本。現在你可以回想一下平時的炒股過程,你是不是經常在集合競價中看到股價突然飆升?但等到開盤時卻出現了大幅回落的情況?這種現象没準就是某個主力試盤導致的結果。當然,主力在交易過程中試盤的方法也有很多,這些等拿到日后再講。另外,我上文說的內容都是測試拋壓盤的例子,向下測試承接盤也是同樣的原理。當主力吃飽喝足的時候就需要出貨、也就是賣出股票兌現,而這時候主力要測試承接盤的力量、也就是買盤的多少。主力要出貨當然希望承接盤越多越好,否則他想賣也賣不掉,這時候主力也會通過試盤來試探的買方的力量,確保買方足夠多、承接力度足夠強,此時主力才會大量出貨賣出股票,而那些承接盤還有一個酷炫的名字:叫接盤俠。(內容已登記版權,翻版必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