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書名:《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今日解讀:尼德羅 解讀人介紹:浙江大學歷史系本科,中山大學政治系碩士,《南方都市報》評論部高級評論員,騰訊大家簽約作家,丁香園旗下科普公號特約作者,《新京報》等媒體評論、文化版塊供稿人。 播音:裴喜,北京臺特約播音員。 責編: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名人點評: 弗洛伊德:勒龐的《烏合之眾》是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 01 聽前思考 為什麼智商和行為舉止正常的人加入某個群體會表現得像個“腦殘”和不可理喻? 哪些因素讓人們變成了“烏合之眾”? 領袖用哪些手段來指揮和控制“烏合之眾”? 02 書中金句 從智力上說,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和他的鞋匠之間可能有天壤之别,但是從性格的角度看,他們可能差别甚微或根本没有差别。 群體是個無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擔責任。這樣一來,總是約束著個人的責任感便徹底消失了。 說理和論證戰勝不了一些詞語和套話。他們是和群體一起隆重上市的。只要一聽到它們,人人都會肅然起敬,俯首昂立。 自從出現文明以來,群體便一直處在幻覺的影響之下。 在每個社會領域,從最高貴...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書名:《拖延心理學》 作者:簡·博克、萊諾拉·袁 今日解讀:楊堅 解讀人介紹:北京楊蘇心理機構資深心理谘詢師,曾做過 8年的新聞記者,和8年的傳媒集團高管 播音:邱博,省級播音員。 責編: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媒體推薦: 《今日美國》:想要向拖延的惡習開刀?兩位加利福尼亞心理學家在她們治療拖延者的實踐中精準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 《紐約時報》:博克和袁兩位博士通過本書讓拖延者學會如何減輕拖延后,拖延者的自我感覺有了明顯提升,除了更佳的表現和更好地享受生活之外,他們還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 01聽前思考 你在拖延的時候,心里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家庭如何讓一個人養成拖延的習慣? 有哪些技巧可以減輕或者戰勝拖延症? 02 書中金句 在現代社會的匆忙步伐中,在事事高標準嚴要求中,我們中很多人躲進了拖延的避風港,這難道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嗎? 拖延企圖逃避的不是某個任務,而是由這個任務引發的某種感受,儘管你可能没有意識到。 根本而言,拖延的問題是一個人跟自身如何相處的問題,是有關一個人自我價值感的問題。 有一些害怕成功的拖延者擔心:如果他們不再整天混日子而開始...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名人推薦: 馬瑞芳:號稱“英國大眾心理學傳播第一教授”,他用科學方法研究人們日常生活中好像没法解釋的行為。這本書包羅各種天馬行空、匪夷所思的搞怪心理學試驗,讀起來常常會會心一笑,聽起來會哈哈大笑,聽完了再思考人生。這本書開卷有益,聽了更有益,耳目一新。 書名:《怪誕心理學》 作者:理查德·懷斯曼 今日解讀:楊堅 解讀人介紹:北京楊蘇心理谘詢機構資深心理谘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認知行為治療/NLP執行師。 播音:敖武 責編: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01 聽前思考 人們為什麼會迷信星座? 為什麼你覺得有些笑話好笑,有些不好笑? 權威和群體又是如何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系的呢? 02 書中金句 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他們自己看起來更正面和更積極的事情。 說謊者通常會從心理上與謊言保持距離,所以在說話的時候很少提到自己或個人感受。 人的運氣好壞在很多情況下是由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所決定的。幸運的人通常樂觀開朗,而且充滿活力,所以容易接受新的機遇和經驗。相反,不幸的人性格相對孤僻,而且反應不夠敏捷,所以常常對人生感到不安,不太願意充分利用擺在面前的大好機會。 人類記憶的...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書名:《錯把妻子當帽子》 作者:[美] 奧利弗·薩克斯 今日解讀:吳海雲 解讀人介紹: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哈佛燕京訪問研究員。 播音:曹小琳 責編: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媒體&名人推薦: 《泰晤士報》:“薩克斯將人類心智強大的力量以及微妙的平衡感展現了出來。” 蔡康永:這是一本具有觀賞價值的書,這本書是作者作為神經心理學的醫生在醫療過程中記錄患者發生許多讓人覺得難以想象的變化,在正常與失序之間,發人深思卻又意味深長。這是薩克斯系列的作品中廣受好評的一部,這些讓人忍不住思考又扣人心弦的文章,深深觸動人心。 01 聽前思考 如果一個人會把自己的妻子錯認成一頂帽子,他是否還能擁有成功的事業和美滿的生活? 如果我們失去理性的思維能力,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又因什麼而繼續為人? 02 書中金句 每個人的一生就像一個故事,一個有關內心的故事。故事的發展,我們的感受,交織成我們的生活。可以這樣說,每個人都在建構、都在活出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自己,就是我們對自我的認知。 我們用眼睛看世界,也用大腦看世界。用大腦看就是我們常說的想象。我們...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書名:《對“偽心理學”說不》 作者:[加] 基思·斯坦諾維奇 今日解讀:譚笑 解讀人簡介:清華大學科學哲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青年燕京學者培育對象、入選北京市優秀人才計劃、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計劃。著有《科學修辭與科學史》一書及多篇學術論文。 播音:沐澤 策劃編輯:左宓 音頻編輯:陳子夫 01 聽前思考 什麼是心理學和偽心理學? 識别偽心理學的標準有哪些? 02 書中金句 操作主義:科學理論里的概念必須立足於可觀測事件,或與可觀測事件相關聯,而這些可觀測事件是可以被測量的。 科學是一套不斷挑戰原有信念的機制,在這種機制里,原有信念以一種能夠被證偽的方式接受實證檢驗。 如果一個理論不可證偽,並且和自然界的真實事件没有關聯,那麼它就是無用的。 任何一個特定的行為都不是由某個單獨的變量引起,而是由許多不同的變量共同決定的。 03 精華筆記 《對“偽心理學”說不》是一本教你認識心理學,煉就一副火眼金睛,從此可以不受各種“偽心理學”的煩擾,真正科學地認識心理現象、分析心理問題的書。書中的方法還可以幫你識破絕大多數的偽科學。因此,這本書同樣是一本很好的科技哲學書籍,也...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名人推薦: 馬瑞芳:《夢的解析》是奧地利作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著,這是二十世紀初,弗洛伊德在對精神分析的講座基礎上寫成的書,它本來屬於神經病理學範圍,但這本書問世之后,很快受到文學界推崇,用來解析文學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書里的觀點“夢是願望的達成”。 書名:《夢的解析》 作者:[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今日解讀:蔡燕蘇 解讀人介紹:楊蘇心理谘詢機構主任谘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成員,中國sos村兒童撫育顧問,接受教育、心理谘詢和犯罪心理學系統學歷教育,多年從事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動力治療工作,谘詢時長達3000余小時。 播音:敖武 策劃編輯: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01 聽前思考 夢從何而來? 被壓抑的欲望如何在夢中呈現? 如何科學地解夢? 02 書中金句 我們在睡眠中,回到了看待和感受事物的老路上,回到了很久以前支配我們的衝動和活動中去。 如果一個女人夢見摔倒,它必定有性的意義:她想象自己是一個墮落的女人。 夢已經證明了,那些被壓制的材料在正常人和變態者的心靈中都是同樣存在著的,而且都保持其精神功能作用。 夢的解釋是通向理解心靈的潛意識活動的皇家大道...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名人推薦: 馬瑞芳:《夢的解析》是奧地利作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著,這是二十世紀初,弗洛伊德在對精神分析的講座基礎上寫成的書,它本來屬於神經病理學範圍,但這本書問世之后,很快受到文學界推崇,用來解析文學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書里的觀點“夢是願望的達成”。 書名:《夢的解析》 作者:[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今日解讀:蔡燕蘇 解讀人介紹:楊蘇心理谘詢機構主任谘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成員,中國sos村兒童撫育顧問,接受教育、心理谘詢和犯罪心理學系統學歷教育,多年從事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動力治療工作,谘詢時長達3000余小時。 播音:敖武 策劃編輯: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01 聽前思考 夢從何而來? 被壓抑的欲望如何在夢中呈現? 如何科學地解夢? 02書中金句 我們在睡眠中,回到了看待和感受事物的老路上,回到了很久以前支配我們的衝動和活動中去。 如果一個女人夢見摔倒,它必定有性的意義:她想象自己是一個墮落的女人。 夢已經證明了,那些被壓制的材料在正常人和變態者的心靈中都是同樣存在著的,而且都保持其精神功能作用。 夢的解釋是通向理解心靈的潛意識活動的皇家大道。 ...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書名:《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 今日解讀:辛允星 解讀人簡介:人類學博士,浙江師範大學講師,愛讀書,勤思考,善作文。 播音:邱博,省級播音員 策劃編輯:左宓 音頻編輯:陳子夫 名人推薦: 梁文道:“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該書)作者曾經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做過一個實驗,后來幾乎没有人敢原樣的重復再做的實驗,就是非常有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01 聽前思考 我們人類到底因何做出了各種惡劣的行為? 在人的行為動力系統中,是個人品德因素還是外部環境因素更重要? 如果外部環境影響人的行為,那麼它是如何影響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些影響? 02 書中金句 提倡個體主義的社會如美國及許多西方國家,逐漸習慣去相信天性的重要勝於情景。在解釋任何行為時,我們過度強調人格的重要性,卻低估了情景的影響力。 在某些惡劣的情景里,人們真的是見不得他人好。這樣的偏見也意味著我們會疏於防備自己行為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因為我們總覺得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人性具有極大的彈性,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出現極端順從和抵抗權威兩種態度。人的墮落潛能乃是人類心靈復雜可...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書名:《反焦慮思維》 作者:[美] 羅爾·克肖,比爾·韋德 今日解讀:楊娟 解讀人介紹:應用心理專業碩士,心理谘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擅長解決成人常見心理問題、情緒情感問題等。 播音:張煜 策劃編輯: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01 聽前思考 陷在焦慮的死循環中了,怎麼辦? 有哪些簡單易做的方法,可以幫我們緩解焦慮? 無憂生活的密碼在哪里? 02 書中金句 你對思維和情緒的控制比想象要強得多。 當你用積極期望代替焦慮情緒的時候,你就會對你的預想和計劃了然於胸,就能創造你最期待的未來。 進入最佳的大腦狀態,就是找到最好的自己。 花時間來關愛自己,你就能擁有深刻的體驗,接納自己,而這些將成為你在困難時期的精神支柱。 你的思維掌握著讓你過上無憂生活的密碼。 03 精華筆記 《反焦慮思維》的兩位作者羅爾·克肖和比爾·韋德都是美國臨床心理學領域執業超過30年的心理學博士。他們認為,一切焦慮的根源都在我們的思維中,焦慮的問題可以用思維訓練方法來解決。 第一,我們為什麼會焦慮? 首先,本能讓我們過度查找環境中的威脅。 我們焦慮的根源,是深植於我們基...
點擊進入喜馬講書頻道頁>>> 本書關鍵詞 親密關系 愛情 愛的真諦 專業解讀人 貝加。生物學博士,心理學碩士,中科院心理所婚姻與家庭治療師。 你將獲得 ● 是什麼讓我們對愛情產生錯覺? ● 我們心中的理想情人究竟存在不存在? ● 當對愛情感到幻滅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書中金句 ● 尋找真摯永恒的親密關系,其實是在尋找自我。 ● 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系背后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 當人們開始爭吵時,地獄便敞開了歡迎之門。 ● 我們寧願吵架也不願意面對傷口,因為生氣比承受心碎要簡單得多。 ● 種下想法,就得到行動;種下行動,就得到習慣;種下習慣,就得到人格;種下人格,就得到命運。 ● 我們本該用負責的態度來處理傷痛,卻往往怪罪伴侶傷害我們。 ● 你對待伴侶的方式事實上就是你對待自己的方式。 ● 没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 精華筆記 愛,常常讓我們充滿期待與喜悅,但是,也時常帶給我們失望與沮喪。我們希望與伴侶親近,又害怕受傷害。親密關系中一出現問題,很多人總愛從伴侶身上找原因。他們會覺得,他不理解我,他從不知道我想要什麼,他不懂我,甚至,他不愛我了。 《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