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覽
《隋唐演義》是明末清初文學家褚人獲創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共二十卷,一百回。關於《隋唐演義》的成書時間,魯迅認為它成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現存最早刻印刊行版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全書整體結構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以隋煬帝、朱貴兒、唐明皇、楊玉環的“兩世姻緣”為大框架,講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陳開始,到唐明皇還都去世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傳奇歷史;小說文字描寫靈活多變,或鋪陳華麗,富有時代氣息,或用筆粗豪,人物形象鮮明,鋪敘了隋煬帝奢靡的宮闈生活,隋末群雄起兵,李世民統一天下,武則天荒淫亂唐,以及唐明皇、楊貴妃的風流豔事。書中對隋亡后十六院夫人流落江湖的同情,對秦瓊英雄失意的感歎,與作者在明亡以后“鸌落”、“困頓”的遺民心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隋唐演義》是在以前關於隋唐的正史、野史、民間傳說以及通俗小說的基礎上彙總加工而成。它的誕生標志著說唐題材小說創作的轉型,同時也代表了明末清初長篇白話小說發展的一種趨勢,其成功經驗對此后的小說創作如《紅樓夢》等也有一定的啟發、示範作用。
查看更多
聲音
733聲音
123...74